1910年第十届诺贝尔奖得主

继续为大家介绍诺贝尔奖获得者,今天介绍年第十届获奖者。

1荷兰科学家范德瓦尔斯因研究气体和液体状态工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约翰尼斯·迪德里克·范·德·瓦耳斯(通常称为范德·瓦耳斯或范德华,JohannesDiderikvanderWaals,年-年),荷兰物理学家。曾任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对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所作的工作。获得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中有以他名字命名的范德华力(即分子间作用力)。他提出了包括气态和液态的“物态方程”,论证了气液态混合物不仅以连续的方式互相转化,而且事实上它们具有相同的本质。范德瓦尔斯经过艰苦的努力,于年发表了第二项重大发现,当时他称之为“对应态定律”。这个定律指出:如果压强表示成临界压强的单调函数,体积表示成临界体积的单调函数,温度表示成临界温度的单调函数,、就可得到适用于所有物质的物态方程的普遍形式,因为在这个方程中,a,b,产这三个常数可用特殊物质的临界值来表示,因此在方程中消失。正是由于在这个定律的指导下进行实验,J.杜瓦才在年制成了液态氢,翁纳斯在年制成了液态氦。翁纳斯因研究低温和制成液态氦而荣获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范德瓦尔斯

2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奥托·瓦拉赫,德国化学家,首次成功地人工合成香料,在脂环族化合物的研究中做出了贡献,于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他奠定了脂环族和波烯化学研究的基础,是人造香精和合成树脂工业的奠基人。他分离和提纯出香精油,并确定其结构成份。他首先发现用亚硝酰氧等试剂能和萜烯类化合物形成固体加成物,从而能系统地制备纯净的萜烯类化合物。并首先对萜烯加以命名。他又测定出萜烯的结构是由五个碳原子的异戊二烯单体聚合物,井指出在强酸和高温作用下,萜烯能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类型,这为以后人工合成萜烯打下了基础。在萜烯的研究中,在年~年,他首次成功地人工合成香料,在脂环族化合物的研究中做出了贡献。

瓦拉赫

3俄国科学家科塞尔因研究细胞化学蛋白质及核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科塞尔(年9月16日-年7月5日),德国医生。科塞尔的工作范畴是生理化学,特别是组织和细胞的化学。年,他开始研究一种叫核蛋白的物质,这种物质是霍佩赛勒的一个学生一一米歇尔以前就离析出来的,霍佩赛勒也亲自研究过。不过这种物质在落到科塞尔里手里以前,一直是一种不很明确的东西。科塞尔的研究开始于指出这一点:核蛋白含有蛋白质部分分和非蛋白质部分,因此尽可以不必说那含糊不清的核蛋白,而说核的蛋白质,其中的非朊基(非蛋白质部分)就是“核酸”。这个蛋白质和别的蛋白质非常相似,但核酸就和那时为止已知的其它天然物不同。当核酸分解时,科塞尔发明,在核酸分解物中有含氮的化合物嘌呤和嘧啶,它们的原子分别排列成二环和一环(费希尔曾研究过漂呤)。科塞尔析出两种不同的嘌呤:腺嘌呤和鸟嘌呤;总共三种不同的嘧啶:胸腺嘧啶(这是他第一个离析出来的)、胞嘧啶和尿嘧啶。

科塞尔

4德国作家海泽因小说《傲子女》、《天地之爱》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海泽,全名为保罗·海泽,生于柏林,父亲是著名的语言学教授,母亲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曾从事翻译和戏剧活动。海泽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学熏陶,中学读书时就因特异的文学才能,受到文坛名人盖贝尔的赏识,两人结下忘年之交。年至年,海泽在柏林大学攻读古典语言学,由盖贝尔引荐,加入柏林著名的文学俱乐部“史普里河上的隧道”,同时开始写作。海泽是多产作家,一生创作戏剧近70部、长篇小说9部、中短篇小说达多篇。重要的作品有剧本《科尔堡》()和《哈德里安》(),长篇小说《人间孩童》()和《在乐园里》(),中篇小说除《骄傲的姑娘》外,还有《特雷皮姑娘》()、《安德雷亚·德尔芬》()、《安妮娜》()、《尼瑞娜》()等。其中中短篇小说创作成就尤为突出,这些脍炙人口的中短篇小说佳作为作家赢来了世界声誉,作家被称为中短篇小说大师。海泽还写了大量的抒情诗和韵文作品,是当代德国最重要的抒情诗人,瑞典学院称他为“阿波罗化的迷人诗人”(颁奖辞)。此外,海泽还有大量的论文和日记、书信以及翻译著作等。“为了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举世闻名的中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思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臻地”,年海泽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海泽

年成立的国际和平局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国际和平局(InternationalPeaceButreau),国际和平局是一个民间性质的世界和平机构,因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成绩显著,被授予一九一〇年诺贝尔和平奖。国际和平局是一个民间性质的世界和平机构,因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成绩显著,被授予一九一〇年诺贝尔和平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