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文俐山东省北镇中学实验初中部级2班
书生
夜深人静,我轻嗅夏天的幽香,隔壁房间传来父亲的阵阵鼾声。窗前的书桌上摊着一本还未合上的书,月光在纸张上懒懒地躺着。我踮手踮脚的溜到桌前,突然眼前一黑,被吸入了那霎时间突然翻动的书页中。
“嘀嗒嘀嗒”,我的眼前渐渐明亮起来。我猛然发现自己正处于一条静谧的走廊中,大理石地板和天鹅绒墙壁彰显了这条走廊的富丽堂皇,头顶吊着一盏水晶灯,走廊两旁是几扇紧闭着的门。门牌号也很特殊,分别是五岁、十岁、十五岁,再往前便消失了。我的好奇心大过内心的担忧和惊异,于是我走近了那扇标着“五岁”的门,抬手轻轻推开了。
门后是一个色彩鲜艳到让人有些头晕的房间,一个粉红色沙发上坐着一对母女,若不是我认出了我的母亲,恐怕还真不知道那个穿着扎着双马尾的小女孩是我。她们正读着一本童话书,是一些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母亲用温柔似水的声音念着文字,一个一个的教我认,我的声音还很稚嫩,支支吾吾的跟着读。那时我还不懂故事的意思,向母亲提出了许多天马行空的问题,她也不恼,并认真的解释。“世界上有没有童话里的公主啊?”“你就是妈妈的公主啊。”她笑着说。“嘀嗒嘀嗒”,好像在提醒我出房间了,我依依不舍的拖着步子走了出去,我想,那就是我的童话啊。
我尝试着推开了“十岁”的门,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绿油油的树林,还有一个靠着树读书的女生,有了之前的经验,我很快锁定了十岁的我自己。她举着一本叫做《女生日记》的小说,翻来翻去,嘴里还念叨着“我要摘抄的句子呢,怎么找不着了?”远处传来母亲的呼声,女孩急忙收起小说拿出练习册装作在学习。我静静的看着手忙脚乱的自己,忍俊不禁,又觉得有些陌生,在那个年龄,总是想偷偷做出些违反父母规定的事情,总想去了解更多“秘密”。于是书籍就成了孩子们的秘密乐园,在乐园里每个人都是轻松的,快乐的。每当想起险些被父母发现时都心有余悸,但这并不能阻止他们在文字中畅行。我悄悄退出了这个房间,不,应该是这个充满活力的小世界。
我握住“十五岁”房门的门把手,咬牙压了下去。这是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我心里一惊,正想原路返回时,一束光打在了我的身上,也让我看清了身前的东西——一面镜子!只不过镜子中的我,被囚禁在书塔中。我用手轻触镜面,“轰”的一声,镜子粉碎,消失了。只有一张泛黄的纸,从空中飘飘悠悠的落到地上,纸上写着:“表面的假象就像那面镜子一样,一碰就碎,支持你继续生活下去的一定是内心深处坚不可摧的信仰。”
我读完纸上的文字后,豁然开朗,一直以来的困惑也在此刻被解答。不管是五岁、十岁还是十五岁,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我想,大概在阅读中,我们发现了那个自由自在,真实喜欢的自己吧。小时候,童话故事让我愿意相信那么多的美好是存在的,它们保护了我内心中那个色彩斑斓的梦;随着年龄的增长,书成为了我的秘密乐园,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小世界,没有人会打扰,没有人会干预,会有像读自己喜欢的书那样做梦都会笑出来的愉悦;而现在,读书是我排解压力的方式,这样就可以与周围的一切都隔绝开来,尽情享受这一刻的安逸。指尖轻轻划过那一行行富有感情的句子,我好像暂时偷偷逃离了这繁忙枯燥的生活,去到另一个星球,和小王子一样,陪我的玫瑰去了。
“嘀嗒嘀嗒”,原来这是时间的脚步声。再次睁开眼时,我又回到了书桌前,书本还摊在那里,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月亮还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一样挂在天上,也罢,至少我还记得。
还是感谢这个夜晚与这本书,带我回忆了我已度过的十五年,我与书相伴的人生。
指导老师孙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