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园小区抠出停车位精准管理让车位

年6月11日讯,“抢车位”,现实生活中是常见现象:有老人搬个板凳驻守的、有放辆破自行车占位子的、有竖个自制的警示桩的、更多的是干脆安个地锁……可想而知,有了一个“抢”字,邻里之间、住户访客之间要发生多少纠纷和闹心事。然而,在朝阳区平乐园的一个老旧小区,居然“抠”出了车位,多辆机动车的停车问题有望成功解决。对于遍布各处的老旧小区来说,这块“他山之石”实在太宝贵了。

资料图李嘉瑞摄北晚新视觉网供图

据本报报道,东三环外的平乐园,年开建,年、年陆续开始入住,年平乐园成立社区,年引入物业管理——当时全小区所有备案车位一共个。直到年9月前,平乐园的车位就停留在这个数字没有变过,但小区的机动车却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到年,小区机动车数量超过了辆。

粗略地算一算,基本上这个小区是三辆车对应一个车位。所以就难怪居民们见缝插针地把一切能停车的地方都“发展”成了车位。而这一幕,普通市民们不会感到新鲜,就算没在老旧小区住,总也有机会去走亲访友,基本人人体会过走这样的路得多小心翼翼。

那么车位怎么“抠”出来呢?特别是小区居民还不同意立体车位的情况下。当地的社区工作人员总结了“开源节流”四个字。说起来也很好理解,“开源”就是多找地方,“节流”自然就是把外来车辆拦在社区门外。但说来容易做来难,为什么从年到年的13年都没找出来停车的地方,现在就能“抠”出来呢?

“北京要探索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这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北京提出的要求。”“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越是超大城市,管理越要精细。”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北京是曾这样谆谆教导。显然,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抠”出更多停车位,“绣花”功夫就是基层工作者的一大法宝。因为一改过去粗线条的思路,才能够因地制宜地利用好边边角角,像拼七巧板一样整合零散地块,盘活存量资源。

日常生活中,市民总会有有大大小小的烦心事。群众最关心的是身边的问题、最在乎的利益是直接相关的利益。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就是群众身边迫切需要解决且最好直接见效的民生问题。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利益。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想方设法解决老百姓最急最盼最怨问题。当我们的基层管理者能够脚踏实地、塌下心来,用既严格又充满善意的方式去管好社区时,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城市也就多了一份和谐。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张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