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家文旅公司年度业绩IP化运营提振表现

年,23家上市文旅企业中有7家营收同比下降,10家公司的归母扣非净利润较同比下滑。下滑的原因,多和景区业务相关。作者:大柱据《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我国国内游客60.1亿人次,同比增长8.4%;国内旅游收入达亿元,同比增长11.7%。我国旅游市场整体高速增长势头不减。但同时,年也是文旅企业竞争日益激烈、面临诸多挑战的一年。下调景区门票、竞品持续增长、游客消费需求多元化等新的市场环境,正在倒逼文旅公司重视运营,改变传统模式。年是新政策环境下的第一个财年,不少企业对于门票降价新规仍处于逐步适应阶段。据三文娱统计的23家上市文旅企业年财报信息,有7家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有10家公司归母扣非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滑,其中景区经营企业占比较高。下面将按照各企业经营特点,大致分为依托自然、历史人文景观资源的景点类和主题乐园类两类,详细分析23家代表性文旅企业年经营情况。主题乐园:IP持续发力、新业态促增长年运营主题乐园的企业整体表现较好,在23家上市文旅公司中尽管占比仅四分之一,但营收前五名中就有4家属于主题乐园类。IP化运营和新业态的助力,或许是主题乐园去年保持总体良好业绩背后的两大重要因素。主题乐园在适应市场新动向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灵活性。通过打造IP、引入IP、品牌输出以及推出定制化和个性化服务等措施,抓住年轻人消费市场。华侨城年总体营收亿元,同比增长24.7%,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17%。华侨城主营业务以文旅和地产两大板块为主。从下表可以看出,旅游板块营收较年大幅增长58.96%,超过全年全体营收50%比重。旗下各景区、酒店累计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12%。(华侨城营收构成)去年华侨城欢乐谷在IP自创、IP合作方面也进一步展开了布局。重庆欢乐谷第一次引入IP,与奥飞娱乐合作打造首个超级飞侠IP实景主题区。欢乐谷还与“第五人格”、“梦幻西游”、“新倩女幽魂”等热门游戏IP展开限时联动活动。同时,北京欢乐谷五期·香格里拉区推出了融合民族文化元素的IP形象金翅勇士、格桑公主等,在IP与文创商品研发领域继续探索。华强方特在“IP+主题乐园”运作方面则显得更加轻车熟路。年华强方特实现营收53.42亿元,同比增长23%。增长主要动力来自新项目投入运营以及数字动漫收入增加。两大主营业务(主题乐园、文化内容产品服务)营收较前一年同期均大幅上升。(华强方特营收构成)主题乐园业务占华强方特营收超8成。年,华强方特长沙东方神画、邯郸国色春秋、荆州东方神画、嘉峪关思路神画主题乐园相继开园;另有济宁、宁波、临海、鹰潭等新签约项目,以及绵阳、赣州、太原、自贡等在建项目,主题乐园继续向低线城市下沉。而华强方特旗下最强IP“熊出没”在年同样表现不俗。贺岁动画大电影《熊出没之原始时代》获得7.14亿元票房,系列动画推出新作《熊出没之怪兽计划》《熊熊帮帮团》等。与此同时,华强方特去年展开国际IP合作,引入《绽放瓢虫少女》和《太空鼠一家》,进一步拓展其动漫IP矩阵。海昌海洋公园与大连圣亚均是以经营海洋主题乐园为主的两家公司。海昌海洋公园年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60.5%,毛利润12.85亿元,同比上升47.1%。其中,公园门票收入19.4亿元,较前一年同期增长52.3%,占总营收近70%。(海昌海洋公园营收构成)大连圣亚年营收3.1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32%,归母扣非净利润.82万元,同比上涨4.71%。主营业务收入3.02亿元,比上年减少4.34%,原因为主要客源地受台风登陆影响,游客量下降。其中,门票收入2.8亿元,占总营收88.2%。两家两家主营海洋主题乐园的公司都体现了出目前国内主题乐园的一大现状——过于依赖门票收入。为优化营收结构,两家公司已开始将目光投向IP打造。海昌以自创IP“七萌团”、“玫朵”、“艾米”等为核心,开发动画故事内容和舞台剧,推广角色表情包,创作、出版绘本《玫朵奇遇记之爱换壳的小海龟奥斯卡》《多多向东出发》等。年海昌围绕原创IP新开发多个SKU,用于园内消费;IP人偶丰富花车表演;在园区空间应用、商餐应用方面也加强了IP视觉体验。(图片来自海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2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