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水儿妈妈育儿分享(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我的印象中闺蜜家孩子佳佳就是一个很内向、很害羞的孩子,每次见面时她都会躲在闺蜜背后,很害羞的打招呼。有次我们一起去乐园玩,她被其他小朋友抢了玩具也不敢说什么,就只是跑过来钻进闺蜜的怀里。
可在闺蜜的眼中,佳佳却是一个“小恶魔”,在家的时候一个不如意就是又哭又闹,要求还特别多,和在外人面前的形象完全相反。
其实佳佳这种性格就是典型的“窝里横,外面怂”的“双面性格”。
一、家长太宠孩子
“窝里横,外面怂”的孩子,很有可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深受家长的宠爱。在家的时候“说一不二”备受照顾,不管怎么作、怎么闹家长都会看在“孩子还小”的份上哄着他。一旦明白了这一点,孩子就会越来越有恃无恐,在家的时候要求多、脾气大,特别难伺候。
但是出了家门之后,孩子也知道外面需要遵守规则,其他人不像家长一样惯着自己,孩子没有了有恃无恐的底气也就“怂”了下来。
二、家长很少带孩子出门
很少出门,经常宅在家里的孩子通常社交能力较弱,对孩子来说家里是一个比较熟悉、比较有安全感的场所,自己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情绪都会直接表达,而外面或者有陌生的人来到家中时,孩子社交压力比较大,安全感消失,就会表现得比较内向。这种对比也就给人一种“窝里横,外面怂”的感觉。
三、家长教育方式不统一
还有些家庭,家长的教育方式不统一,宝妈说要给孩子个教训,宝爸赶紧来护着说:“这么点小事不至于!”宝爸说要惩罚孩子,宝妈又觉得:“也不是什么大事,说两句得了!”。
这样孩子在家的时候就总有侥幸心理,觉得爸爸、妈妈不会真的罚自己。而到了外面的时候,这种保护不见了,孩子就怂了起来。
面对孩子的“双面性格”家长要怎么做?
1、不要溺爱孩子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孩子其实很聪明,家长对他什么态度他就会怎么应对。只要保证在家和在外面孩子需要遵守的规则是一致的,孩子在家不做“小霸王”出门后对外界的限制、规则也就没有那么惧怕了。
2、教孩子社交能力
孩子的社交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家长的言行中观察、模仿,在一次次社交中修正出的结果。
家长应该教给孩子一定的社交技巧,然后多带孩子与同龄人接触,锻炼社交能力。
还有一点家长需要注意,社交技巧并不是简单的见面打招呼有礼貌,还要教孩子不冒犯到他人,也不能让别人欺负,尤其是教会孩子拒绝别人,这样才能真的让孩子变得不怂。
家长千万别觉得“窝里横,外面怂”不是什么大毛病,等孩子长大就好了,心理学中认为3-6岁是人行为习惯、性格的形成的关键期,错过这个时期,再想改变孩子的一些情商、性格方面的问题就比较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