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让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5月23日,阳光明媚,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走进印江自治县兴民社区、峨岭社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庆“六一”活动,学生们在志愿者李娟玲的带领下唱出《感恩的心》,他们声音响亮,十分动听。
活动现场,学生们在志愿者带领下看课外书、做活动、吃蛋糕,并与志愿者们交心谈心,说出了一句句感人至深的童言童语。
来自该县实验小学的张紫涵,是一名一年级学生。她和姐姐张瑞在爷爷奶奶陪伴下居住在兴民社区,父母则常年在外务工挣钱。她一边吃着蛋糕,一边和志愿者说道:“吃到这么好吃的蛋糕特别开心,就像过生日一样开心。”
上学期间,张紫涵每天下午放学后同姐姐一起到社区课堂做作业,周末则上兴趣班,学习和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她拼读着拼音,看完一本本课外书,内心世界变得愈加丰富。
张紫涵和记者说道,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时才能回家陪他们,虽然很想父母,但是知道他们在外挣钱很辛苦,一定会好好学习。
杨林林也是实验小学的一名学生,年,他和父母从缠溪镇客店沟村搬到兴民社区。如今,他的爸爸在县城做着手艺活,妈妈则在社区参加厨师班培训,一家人过起了城里的新生活。在热烈的氛围下,他吃着美味可口的蛋糕,心里乐开了花。
活动当天,市阳光志愿者协会还为学生们送去文具盒、水彩笔、口罩等物资。
据了解,“益童乐园”以儿童发展和保护为核心,通过支持本地公益组织在乡村社区、城乡结合社区及灾后地区建立安全友好的儿童活动空间,并通过学校和家庭之外的结构化课程和参与式活动,为乡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和受灾害影响的儿童提供课外游戏活动、安全卫生教育和社会心理支持等服务,缓解社区儿童面临的各类问题,搭建社区儿童服务平台,保障儿童基本权利,助力儿童身心发展。
截至目前,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在铜仁市碧江区打角冲社区,大龙德龙新区,印江自治县兴民社区、峨岭社区等地开展了“七彩童年·放飞梦想”庆六一活动。下一步,还将在全市部分一名安置点开展此活动。
“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开心幸福的笑脸,活动的目的就达到了。”协会会长任廷波说,希望通过“益童乐园”这个项目,帮助更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孩子们更好的融入新生活,让他们的童年无忧无虑,或许他们缺乏父母的陪伴,但是能得到更多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更希望他们在得到帮助的同时,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将来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蔡茜
编辑江佳佳
编审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