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上,出现了一道《奇葩说》的职场辩题:你应该做一个脱口秀演员,还是一个脱口秀编剧?
缘起是去年第三季节目,嘉宾杨天真对选手梁海源做的一段点评。和做脱口秀演员比起来,你更擅长做脱口秀编剧。我不知道去鼓励你做脱口秀演员,对你的人生是好还是不好。
镜头切到梁海源,他脸轻微抽搐着,与杨天真一来一往交锋起来。现场的争辩比播出版要更漫长一些,也失去了娱乐效果。看起来只是一个不服气的人在与代表权威的声音进行抗议。
梁海源是中国最早一批脱口秀演员之一。在荧屏亮相之初,他有个鲜明的脸谱,穷人。那时,他表演时总显得局促拘谨,像个受气包,倒是与那些讲述贫穷的段子搭配一致。随着职业发展与生活改善,原先的人设慢慢失效了。线上节目里,和那些有着极强个人标签或者自如表演风格的演员相比,他不再有优势。
他还有另一个显著的身份。作为笑果文化初创期即加入的员工,他参与这个公司几乎所有喜剧类综艺的编剧工作,是团队中最有经验也最受信赖的人之一。但编剧作为一个幕后工种,并不是梁海源的初心所在。
关于梁海源的最佳职业选择是什么的讨论,更早之前就有了。伴随他去年在节目中铩羽而归,声音继续被放大——一边是旁观者的质疑,一边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梁海源承认,自己也希望被看到,受人瞩目,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变成明星,他也会羡慕。
他经历了长时间的摇摆和纠结,你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还是多数人的劝诫?你是否应该以成败来论定你的能力?当行业先行者被后来者追上,该如何自处?如何看待名利?被心魔缠住时,又该如何战斗?没有什么答案,是清晰可见的。
近日,梁海源与《人物》谈起他的心路历程。以下为他的自述。
文|谢梦遥
编辑|金石
1
人都会放大自己的痛苦。我们去看别人的痛苦,都觉得是一件小事。人只会关心自己的痛苦。那个痛苦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比别人要痛苦很多。
你不适合做个演员,去年在节目里听到杨天真这么说,我头脑空白,觉得有一点残酷,感到愤怒。我主动把话接过来,和她有了一些对答。看起来,好像是我在争辩,其实我只是想让自己体面一点离开,我不能接受这样一个评价以后离开。
以我现在回头看,我觉得她说的一部分是对的。因为从她的角度,她只看了那一场,确实表现不好,所以她给我反馈。但是我不能接受她所有的意见。后来她私下跟我道歉了。她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