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游仍有防疫漏洞北京知道

在非必要不出京的疫情防控政策下,京郊游在这个夏季成为很多市民度假的选择。近日,知道君走访密云、怀柔、平谷等多个民宿和景区发现,疫情防控措施执行不到位的情况还存在,主要体现在对游客验码不严格,室内经营场所戴口罩不规范等方面。京郊景区入口处有工作人员负责查验游客健康宝和行程卡。新京报记者吴婷婷摄仍有游客不配合村口防疫检查怀柔区神堂峪景区位于石片村,疫情防控期间,石片村村民对通过村口进入景区的游客加强验码检查。8月9日上午,知道君在石片村村口看到,这里设置了检查卡口,三名佩戴口罩的村民正在提醒入村游客下车扫描健康码和行程卡,显示均为绿码后方可通行。由于村口路窄,进村和出村的车辆需要错车通行,大多数车主都十分配合,验完码后才缓缓驶离。不过,也有位非常不配合的车主,看到前方有两辆车排队,便拐弯超车,一脚油冲过检查卡口。“喂,停车,下车扫码检查!”看到这位车主不管不顾地冲了过去,一位负责验码的村民追在车后喊道。“您赶紧记下这辆车的车牌,这么不配合检查就不应该让他进景区。”有热心车主建议。这位村民介绍,最近通过这个检查卡口的车辆大部分都是去神堂峪景区游玩的,不配合疫情防控的车主很少。“其实那辆车的车主想不扫码都难,因为我们这是第一道岗,后面到了景区还得查他呢,如果想入住景区内的酒店,还得查一遍。这里外里查三遍,‘漏’不了他。”密云区司马台村也设置了这样的三层“防护网”。“8月9日,我们把村里其他两个出入口关闭了,仅保留一个出入口,24小时值班,严格扫码登记。”村支部书记冯学军告诉知道君,司马台村是当地特色民俗村,距离著名的古北水镇景点仅有1.5公里,游客量是整个古北口镇众多村子里最多的。冯学军介绍,现在村里有三层“防护网”,“除了村口的卡口外,村里的合作社和每个民俗户都会进行扫码、测温、登记信息”。据他介绍,受新一波疫情影响,不少民俗户为了安全起见,已经主动停止接待。此外,司马台村还加强了出村人员检查。知道君到了村口准备离开时,又碰到村里工作人员询问,“你是刚进来的吗?”镇里的工作人员表示,司马台村紧邻景区又离河北省不远,为防止有人在疫情期间趁乱混入村子,工作人员在排查时格外谨慎。部分餐馆、小超市及客栈工作人员未戴口罩知道君在走访中发现,京郊部分餐饮企业、客栈工作人员不戴口罩的情况时有发生。8月9日傍晚,怀柔区乐园西大街一家面馆生意红火,店内就餐的顾客络绎不绝。在点餐处,一位男士佩戴了口罩,除此之外,无论是在操作间抻面、下面条的厨师,还是传菜的工作人员,都没有佩戴口罩。8月10日清晨,知道君在神堂峪景区的餐馆看到,几位服务员站在路边向游客推荐店内的招牌菜,但他们都没佩戴口罩。另外,在餐馆内传菜的工作人员也没有戴口罩。8月12日,知道君走访了平谷区建设街一家民宿,前台服务员仔细查验了知道君的健康宝和行程卡,并做好登记,但她同样没有佩戴口罩。在距离客栈不远的一家网红奶茶店,三名店员只有一名戴着口罩,却还露着鼻子,一名店员将口罩挂在耳朵上,另一名男店员则根本没有戴口罩。平谷区一家网红奶茶店,一名店员没有正确佩戴口罩,另一名店员则没戴口罩。新京报记者吴婷婷摄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密云区司马台村。知道君跟随村书记冯学军来到村里的一家较大型的民宿,进门时要求扫码才能进入。不过知道君注意到,该民宿前台的工作人员并未佩戴口罩,在冯学军的提示下,工作人员才将口罩佩戴好。怀柔区的部分民宿也存在工作人员不佩戴口罩的情况,即便是从城区到民宿办理入住的客人,在密闭空间也有不少人不佩戴口罩,或把口罩直接拽到下巴处,露出口鼻,口罩佩戴不标准,民宿工作人员也普遍没有及时对客人做出提示。除此之外,在京郊部分小超市、便利店,也有很多店员不佩戴口罩。8月12日,知道君在怀柔区雁栖路两家便利店看到,店里大概有三四名工作人员,有的负责码货,有的负责收款,他们都没有佩戴口罩。他们也没有对未戴口罩入店的顾客做出提示。8月11日傍晚,怀柔区迎宾路附近的一家小超市内有近20名顾客,在收银处排起了长队。但记者注意到,包括店员在内,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员佩戴了口罩,人员之间的间隔距离不足一米。验码流于形式,漏验情况时有发生知道君在走访中发现,京郊民宿、酒店、餐馆、超市都配备了健康宝和行程卡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3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