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甘霖团队,绘制了我国第一幅高精度土壤颜色地图——全国土壤颜色三维分布图,该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土壤学期刊《Geoderma》上。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图?又是如何绘成的?土壤颜色不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未来又该如何利用它的价值呢?我们约请此项研究的参与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杨顺华博士向读者介绍有关情况。“五色土”示意图问:自古以来人们对土壤颜色就有感性认识,土壤颜色是怎样形成的?答:颜色,是人们能够接受到的最直接的感官体验。通过颜色,我们能够饱览湖光山色、层林尽染,获得极致的艺术美学体验。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层多孔物质,因其是动植物生长的乐园,具有保水透气的效能,常被比作地球的“活皮肤”。但人们似乎很少注意,我们脚下的这层“皮肤”也有着五彩斑斓的颜色。土壤颜色不仅藏着地球环境沧桑巨变的密码,还记录了人类文明起兴盛衰的历史。因此,土壤颜色的空间变化一直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