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记得从哪一年开始,《熊出没》像一阵旋风般霸占了儿童的电视屏幕,熊大熊二与光头强的搞笑逗乐、追逐打闹带来了多少欢乐时光。
华强方特凭借对《熊出没》IP的打造迎来了业绩的持续增长,但IPO之路却耗时9年,几经波折。
如今,疫情后的华强方特重启IPO。
逐鹿君认为华强方特(.OC)的股权结构已梳理清晰,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业绩有望大超预期,年全年业绩有望重返巅峰。预计公司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申报创业板IPO上市,当下的华强方特真的是被疫情砸出的黄金坑。
/01/
创始由来
华强方特全称是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深圳市聚能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能数码),由7位自然人(黄明辉、杨梁智、李晓玲、杨斌、王春林、刘秀华、杨朝霞)共同出资于年设立。
年12月,聚能数码增资至.20万元并变更为股份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强新城市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法定代表人变更为梁光伟。
年,华强文化对存在的委托持股关系进行清理还原,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并通过股权转让将公司控股股东由华强新城市变更为其母公司华强集团有限。
年1月,为了规范之前股改过程中存在的瑕疵,公司整体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再以整体变更方式重新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
年12月28日华强文化正式挂牌新三板,年5月华强文化名称变更为华强方特。
简单来说,华强方特的前身是由7位自然人设立,公司最终实控人梁光伟历经一些列增资,股权转让等操作后发展为当前的华强方特。
有兴趣详细了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公司年挂牌新三板时的公开转让说明书,光这一项就有多页,有得看了。
/02/
国际一流的欢乐制造商
不同的人可能对华强方特有不同的理解,但华强方特自己想得很明白,就是要提供一流的欢乐产品和服务,让世界更欢乐。
逐鹿君在线下和朋友小聚时,一是喜欢吃好吃的,二是喜欢喝甜的,而且常常对朋友调侃说,生活已经很苦了,总该让自己甜一点,开心一点。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开心和欢乐是刚需。
致力于创造欢乐与提供欢乐的华强方特,其主营业务主要体现为文化科技主题公园和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两个板块。其中,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包括特种电影、动漫产品、主题演绎、影视出品和文化衍生品等。
华强方特的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均可以独立面对市场、直接作为产品形成收入,但现阶段更多的是作为公司产业链的中上游,为下游的文化科技主题公园业务提供强大的后台支持,间接产生效益。
而文化科技主题公园作为华强方特产业链的终端环节,是在对特种电影、动漫等文化内容产品和核心技术综合应用的基础上,集“创意设计+研发生产+经营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业务,并将整个产业链的效益充分释放。
目前,华强方特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文化科技主题公园,占总营收的比例超过80%。而且,随着新建主题公园项目的陆续建成开园及知名度的提高,文化科技主题公园收入规模有望保持逐年增长。
华强方特同样积极发展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业务,数字动漫收入呈逐年增长的态势,《熊出没》系列大电影的高票房也能明显增厚公司业绩。
特种电影是指以非常规电影制作手段,采用非常规电影放映系统及观赏形式的电影作品(如环幕、巨幕、球幕、动感、交互及立体电影等十大类特种电影)。
华强方特制作的特种电影不仅成功应用到公司旗下所有方特品牌系列主题公园中,还独立对外销售,已输出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强方特的动漫产品以“方特卡通”为原创动漫品牌,由公司旗下的华强数字动漫经营,建成了包括前期创意设计、中期生产开发、后期市场发行的动漫产业链,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能力。
国产电影饱受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形成工业化的生产能力。说得通俗点就是没有把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拆开,每个环节由专业的团队来完成,然后再经过后期制作组装成可以面向观众的电影成品。说白了电影本身也是一个工业品,是工业生产的产物。
方特卡通里最为知名的IP当属《熊出没》。
熊出没在年初刚播出时虽然反响尚可,但并没有太高的收视率。但随着几部剧场版播出后,熊出没便火得一发不可收拾,开启了霸屏模式。尤其每年春节的大电影,简直是小朋友过年必看,票房也是连连新高。
逐鹿君一度认为像熊出没这样的IP很可能会像曾经的《蓝猫淘气三千问》、《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经典动画片一样火几年就消失了,想打造像迪斯尼那样的经典IP矩阵几乎不现实。
但事实证明华强方特在IP的运作上确实高出同行好几个档次,不仅将受质疑整改的熊出没动画片做好延续,还将大电影做得有声有色,后来推出的《熊熊乐园》也是有趣又受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
/03/
文化与科技融合,IP与业绩齐飞
华强方特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文化科技主题公园,公司的动画IP一方面能产生收入,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主题公园赋能。
华强方特是主题乐园创意设计、研究开发、内容制作、施工建设、到市场运营全产业链运营的公司,匠心铸造文化精品,用心讲好中国故事,主要分布在二、三线城市。
据《年度主题乐园和博物馆指数》报告显示,华强方特旗下主题乐园品牌“方特主题乐园”以.3万游客接待量的骄人成绩,连续4年蝉联全球五强。
华强方特开园接客的文化科技主题公园共有18家,包括已在芜湖、青岛、株洲、沈阳、郑州、厦门、天津、宁波、大同、南宁、长沙、邯郸等地投入运营的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梦幻王国、方特东方神画、方特水上乐园”、“方特东盟神画”、“方特丝路神画”、“方特国色春秋”等品牌主题乐园,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历史文化的主旋律,形成文化样板与示范效应,产生巨大社会效益,成为当地文化旅游支柱和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其中,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华强方特还将主题乐园输出到其他国家,开创了中国文化科技主题乐园走出去的先河。
华强方特筹划在7座城市新建主题公园,以单园平均客流量毛估估算下来,3年时间可能带来超过20亿元的新增收入。
一直以来,华强方特在主题乐园上的持续创新,获得了业界与游客的大力追捧与称赞,并多次获得“摩天奖”、IAAPA铜环奖等多项行业大奖。
这里有一点投资者要特别注意。
文化产业是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殊属性的,受到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严格监督与管理。国家在特种电影、动画片、影视剧的制作、进口和发行等方面实行许可制度,而且相关资质的取得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而在主题公园领域,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年修订)》以前,大型主题公园的建设和运营被列入我国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年后,大型主题公园的建设、经营不再列入限制类,内外资一致履行项目核准程序。国际知名主题公园运营企业(如迪斯尼、环球影城)开始进入国内市场。
目前,我国政府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已将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并明确“要加快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鼓励具有科技文化含量和规划建设水平的企业创新发展。
华强方特作为文化科技企业,入选CCTV品牌强国工程,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持续的创意设计能力、拥有大量自有知识产权以及比较完整的项目开发和技术转化能力,能很好地保持创意设计的创新性和丰富性,满足不同地区的区域化特点和不同文化元素的特定表现形式。
从业绩视角来看,-年华强方特的营收持续增长,净利润基本也保持稳步增长。尤其是年,华强方特的营收突破50亿元,净利润突破8亿元,业绩达至历史巅峰。
年本来是华强方特业绩和IPO上市的关键一年,却生生被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断。不仅终止了IPO辅导,华强方特的业绩和估值也被打入谷底。
这对一直顺风顺水发展的华强方特影响确实很大,但好在公司经过多年IP打造和主题公园的运营,年下半年开始业务逐渐恢复。
逐鹿君预计华强方特年全年业绩下滑幅度较大,但年有望恢复到年的巅峰水平。
原因一是华强方特动画作品播放量仍然稳定,二是今年春节上映的大电影《熊出没之狂野大陆》狂揽近6亿元票房,三是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的报复性消费大大增加了主题公园的收入。
从财务视角来看,华强方特-年的营收分别为33.6亿元、38.5亿元、43.3亿元、53.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亿元、7.4亿元、7.7亿元、8.4亿元,业绩表现相当优秀。销售毛利率稳定在55%以上,净利率保持在20%左右。
自建并运营如此之多重资产的主题公园,华强方特还能将资产负债率保持在50%,资产周转率0.2倍出头,经营净现金流正的20多亿,长期借款仅有4亿元多点,简直是将运营和成本管控做到了极致。
作为新三板市场上少有的B2C的优质明星公司,华强方特这么个金疙瘩放在路中间难道投资者会视而不见?
/04/
疫情砸出个黄金坑!
逐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