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经历。一位学生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女儿才9岁,老师不应该教给孩子怀孕和性别这方面的知识,家长感到愤怒,扬言要去学校找校长反映此事。
老师进行了解释,因为班里有老师怀孕了,有同学在问。她想正好借这个机会,向同学们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没想到让家长感到不满。
对于是否要给儿童科普性知识,路sir觉得很有必要。很多孩子就是因为性教育的缺失,面对性暴力时很懵懂,很困惑,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这才给了那么多坏人作恶的机会。
根据年到年检察机关起诉相关侵犯未成年人犯罪的统计数据显示,这三年期间,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加起来超过了4万人。
未成年人遭遇性暴力,会给受害者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更有甚者,有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关于这个话题,路sir想分享一本书《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书中的房思琪曾经问妈妈“为什么我们家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的时候,妈妈居然很诧异地对思琪说:“什么是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的。”
1.一部充满伤痛的女性之书
年的时候,林奕含出版了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就在社会引发了大量儿童性侵和家庭暴力的讨论。然而,也在这一年,这位长期饱受抑郁症折磨的女作家选择了自杀,结束了她26岁痛苦的生命。
说起林奕含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造成的社会轰动,就不得不提起另一个人,他就是林奕含曾经的补习老师陈国星。林奕含在她的学生时代,曾经长期遭受陈国星的性侵,但是这桩可怕的犯罪,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没有得到正义的审判。
这些原因包括:林奕含的亲人并不愿出面将这件事情闹上法庭,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这件事情发生的年代实在太过久远,很多决定性的证据早已无迹可寻;在周围人的证词里,林奕含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性侵这件事情只字不提,反而在情感上对这位补习老师产生了依恋的情愫……以上种种情况,加上其他各种原因,最终导致对陈国星的指控始终不能立案。
在这里,爱成了林奕含事件中,一个非常特异的话题。
林奕含以自己的经历为脚本,写了这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在小说里,林奕含把自己的一切思想都赋予了房思琪,也把自己的痛苦、挣扎、迷茫,以及对这个世界的困惑,都交给了房思琪。在那些触目惊心的自白和倾诉里,有一件让人非常费解的事情,那就是房思琪说,她爱那个伤害了她的语文老师李国华。
作家冯唐曾经这样评价房思琪的故事,他说,“这本小说,不仅是汉语文学中稀有的由女性作家书写的性暴力故事,而且是稀有的直面人性之迷乱的故事,划开肌肤,展现血肉,痛彻心扉。”
所以,为什么一个受到伤害的人,会用爱情来粉饰一段这么扭曲的关系?作为一个承受着这么多痛苦和不幸的受难者,林奕含到底讲述了一个怎么样令人发指的性暴力的故事?林奕含的经历和房思琪的故事,究竟直面了怎么样的残暴人性?为什么会给这么多的读者带来这么大的触动,甚至是创伤性的体验?
这些问题,或许我们会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找到答案。
2.并不存在的初恋乐园
在故事的一开始,我们会看到两个小姑娘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其中一个是房思琪,另一个是刘怡婷。从小到大,这两个小姑娘关系就特别好,好得就像麦芽糖一样,就像双胞胎一样。两人经常在周末去邻居的李国华老师家里补习作文。
有一天,怡婷看见思琪在哭。
“怡婷,如果我告诉你,我跟李老师在一起,你会生气吗?”“什么意思?”“就是你听见的那个意思。”“你们进展到哪里了?”“该做的都做了,不该做的也做了。”
之后没多久,没有得到理解和安慰的思琪越来越悲伤,也越来越孤僻,直到有一天突然失踪了。后来人们在山里找到了她。
头发结成一条一条的,遮住半张脸,脸上全是晒伤和皮屑,到处都是蚊虫叮咬的痕迹,脸颊凹陷,嘴唇上全是血块。找到她的警察甚至要把她铐起来,因为她已经彻底疯了。脖子歪着,眼睛瞪大着,鼻涕和口水一起流了下来。在这么凄惨的境遇里,思琪咧开了嘴,发出“哈哈”的笑声。
3.只有爱上他,这一切才是合理的
房思琪的一切都结束后,刘怡婷在她房间里找到一本日记。
那是一本几乎被翻得稀烂的日记,里面的字迹是前所未有的乱。这是思琪写给自己看的日记,蓝色的字是正文,是及时记录。红色的字是注释,是后来翻看时写的。
日记的第一页,就是事情的真相。蓝字的部分是这样的:
“我必须写下来,墨水会稀释我的感觉,否则我会发疯的。我下楼拿作文给李老师改。他掏出来,我被逼到涂在墙上。老师说了九个字:不行的话,嘴巴可以吧。我说了五个字:不行,我不会。他就塞了进来。那感觉,像溺水。可以说话以后,我对老师说:对不起。”
“他说:这是老师爱你的方式,你懂吗?”
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思琪清楚地知道,这不是爱,李国华对她做的这一切都不是爱。李国华对她做的,跟老师给学生发棒棒糖或者奖状,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可是她能怎么办呢?从小到大,李老师都是一个令人崇敬的人,她和怡婷还说以后想找老师这样的丈夫,甚至开玩笑说真希望老师就是丈夫。在这样的情境里,她要如何让自己所遭受到的一切自圆其说呢?思琪想了好几天,她想到了,她要爱上老师,因为她爱老师,所以老师对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合理的,老师对她做什么都可以。她要爱老师,她必须要爱上老师,不然她就太痛苦了。
蓝色字体的思琪在她十三岁的时候,告诉自己要爱李老师,只有这样,发生的一切才是合理的,她的痛苦才能减轻。
红色字体是思琪后来添加的注释,她说,“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这整起事件就是一句话:他硬插进来,而我为此道歉。”
李国华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哄骗思琪,不断加强对思琪的精神控制。他不断地告诉思琪他内心有着多么强烈的爱;他给思琪讲那些文学上那些美丽的爱情;他甚至给思琪现金,就算思琪不要,他也会说这是自己爱的证明;他也会威逼利诱,甚至在思琪精神崩溃提出分手的时候,残酷地虐待思琪。
在漫长的五年里,思琪一直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被住在楼下的语文老师李国华性侵,却没有任何人知道。没有任何人知道思琪经历了怎么样的黑暗和伤痛,也没有人知道她一个人要怎么去面对李国华一次又一次的伤害。所有的一切都被留在了日记里。
4.为什么偏偏是房思琪?
那么,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为什么李国华会选中房思琪呢?
作为补习班的语文老师,李国华对班里的学生掌握着太多为所欲为的权力。这种权力不是课堂上的权威,而是经验、知识和思想的权威。在升学的压力下,班里的学生大多被课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在这样的人生阶段,她们循规蹈矩的人生平平无奇,除了苦读和备考没有任何其他内容。
而讲台上这位侃侃而谈的老师,一个掌握着知识的成年男性,很容易成为这些女孩子的移情对象。她们在繁重的学业间隙,把自己那些朦胧的感情寄托在老师身上。而李国华,恰好利用了这些学生还没有成熟的心理和情感,化身狡猾的狩猎者,借着道貌岸然的职业伪装,去搜集自己的猎物。
没错,李国华是一个诱骗学生的惯犯。他非常清楚该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击破那些女孩子脆弱的心理防线。他享受诱奸那些崇拜自己的学生的过程,甜言蜜语信手拈来,糊弄起那些没有社会经验和恋爱经验的女孩子,简直易如反掌。同时他也享受抛弃那些被他占有过的女孩的快乐。
被抛弃的女孩越是痛苦,他心里的满足感就越是强烈。总而言之,他享受占有美并且破坏美的过程,这一切都让他兴奋不已。
这一次,房思琪是他瞄准的最新猎物,当然,也是他那么多猎物里最让他心动的一个。
十三岁的房思琪很年轻,很鲜活,很美丽,也很天真。但最重要的是,这个女孩有着非常强烈的自尊心,她被家里保护得太好,就像是一个精致得没有一点瑕疵的人偶。越是这样的女孩子,对于受到的侵犯就越是不能容忍。强烈的自尊心,还会让她把这一切不堪忍受的痛苦,统统归咎于自己。
这是一种植根在我们文化深处的惯性,性是一件隐晦的事情,不可以公开,也不可以讨论。在缺乏性教育的社会里,女性作为性关系里的受害者,更容易成为被污名化的对象。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很显然成了李国华最趁手的武器,一个女生被强暴了,全社会都会说这是她的错,她脏了,她不干净了,最后连她自己都会觉得这是她的错。罪恶感会让这个女生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而房思琪恰好成为了这种文化背景里的牺牲品。她曾经被家庭保护得越是完好,她的生活越是精致,她的自尊心越是强烈,被性侵这件事情带给她的愧疚和痛苦,就越是沉重。沉重到什么地步呢?她会守口如瓶,无法向任何人倾诉自己受到的伤害。
就这样,社会禁忌、文学帮凶、老师的诱奸,合伙谋杀了这个女孩,房思琪的人生一步一步走向了毁灭。连同她的书写者林含奕,也堕入深渊。万物皆有裂痕,只是对于林含奕来说,并没有光透进来,因为灵魂,碎了一地。
林奕含在本书的后序中曾写到:文学是最徒劳的,且是滑稽的徒劳。写这么多,我不能拯救任何人,甚至不能拯救自己。这么多年,我写这么多,我还不如拿把刀冲进去杀了他。真的。这是一次绝望的书写,这场以书写来自我救赎的努力最终以林奕含的自杀而宣告失败。
编辑
凉山
排版
凉山
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