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考点一、作者鲁迅
鲁迅: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且介亭杂文》等。本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他写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考点二、结构分析
1.由题目理解写作顺序:
由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知本文是按由“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空间顺序写的,暗含时间顺序。
2.课文结构:
一、(1—8):百草园快乐生活。
二、(9—24):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
考点三、探究百草园
1、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乐”体现在:
(1)四季美景充满无穷乐趣。
(2)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而丰富了百草园的乐趣。
(3)雪地捕鸟,无味中充满快乐。
2、在百草园的四件趣事:
(1)找蜈蚣(2)按斑蝥(3)拔何首乌(4)摘覆盆子
3、“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其中“似乎”和“确凿”是否矛盾?
“似乎”和“确凿”不矛盾。因为对“最末次的相见”来说,时间相距七八年了,此时的印象已经模糊,所以用“似乎”不肯定语气。但是作者回忆起儿童时的生活,却又历历在目,所以又用“确凿”肯定的语气。
4、第2段描写的景物及特点:
景物:
①视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
②听觉: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③触觉:“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的斑蝥,可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的何首乌的“拥肿的根”。
④味觉上:又酸又甜的覆盆子。
体现出百草园的生机勃勃、趣味无穷。
5、第2段写作顺序:从整体到局部
从整体看: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0%